登录百税通账户
服务热线: 0755-25314836
财税教程 Solutions
Solutions 财税教程
1
2017 - 06 - 20
点击次数: 57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这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二、会计的作用  1、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2、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企业会计准则是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则财政部制定。  2、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部份。  3、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组成。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14年7月23日财政部对其进行了修改。  4、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
2
2017 - 06 - 20
点击次数: 58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
3
2017 - 06 - 20
点击次数: 54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4
2017 - 06 - 20
点击次数: 53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确定的财务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按其性质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要素。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5
2017 - 06 - 20
点击次数: 59
第五节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及其编制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1、财务报告应当是对外报告,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专门为了内部管理需要的、特定目的的报告不属于报务报告的范畴;  2、财务报告应当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包括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信息,以勾画出企业财务的整体和全貌;  3、财务报告必须形成一个系统的文件,不应是零星或者不完整的信息。  二、财务报告的构成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由报表及其附注两部分组成。包括以下报表及资料: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附注
5页次1/1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
网站声明:本网站上的资料和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为准。
Copyright ©2005 - 2013 深圳市百税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在线咨询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6-971-972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